第92章 九十二 (第2/2页)
罗青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小明文学网网www.xmvcd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李绮节连忙噤声。
门外传来一阵沉闷悠远的钟声。
寂静的深夜里,钟声听起来有些阴森,一声连着一声,从东边城门到西边渡口,传遍瑶江县城的角角落落。
正是半夜三更时候,寒意一点一点浸上来,堂屋里凉飕飕的,李绮节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
宝珠连忙取来一件水江红披风给她披上。
等钟声慢慢远去,李乙沉声道,“数清楚了,拢共响了多少下?”
进宝在一旁道:“官人,是十一下。”
李子恒点点头:“阿爷,确实是十一下。”
仿佛是一刹那间,间壁四邻忽然传出一阵阵嘈杂人声,接着是开门、关门发出的吱呀声,男人和女人吵架,父亲在斥责儿子,母亲在连声抱怨,小儿啼哭不止……
静谧沉寂的秋夜,霎时处处喧闹,公鸡在竹笼里长鸣,野狗在街边狂吠,恍如白昼。
整个葫芦巷的人家似乎都被钟声惊醒了。
李乙不再迟疑,霍然站起:“大郎,快送三娘出城,路上不许耽搁!”
李子恒跳起来,抬脚就走:“阿爷放心,我晓得轻重。”
李乙把李绮节抱到板车上坐定,往她怀里塞了一个青地白花粗布包袱,“三娘别怕,先回老宅住几天,等中秋阿爷就家去,别惦记着城里,听大伯和婶娘的话。”
李绮节点点头,乖巧道:“阿爷,我胆子大着呢!一点都不怕。”
李乙摸摸李绮节的长辫子,叹息一声。
宝珠抱来一床厚棉被,压在李绮节身上,把她盖得严严实实的,自己也跳上板车,钻进被子里。
进宝打开院门,李乙在后面帮着把板车推出门槛,“往西门走,那边有夜船。”
巷子里静悄悄的,牛车走在黑暗中,牛脖子上挂着的铃铛一晃一晃,发出一声声清脆的铃音。
转弯时,李绮节回过头,李乙提着一柄红纸糊的灯笼,还站在李家门外看着他们。
昏黄的灯光映在他脸上,半明半暗,看不清楚他的神情。
离西门越近,路上的牛车、马车越多,没有牛马的人家,直接徒步出城,每个人都神色匆匆,就像灾荒年间逃难的流民。
住在县城的人家大多家境殷实,小娘子们都是缠的小脚。三寸小脚走得不快,小娘子们眼睁睁看着牛车从身旁经过,自己被远远抛在后面,急得直抹眼泪。
李绮节半躺在板车上,背靠一只空竹篓,身前压一层厚厚的棉被,头上罩着兜帽,看不清外边的情景,一路走来,都能听见嘤嘤泣泣的哭声。
宝珠当年逃过难,看着路边哭泣的小娘子,有些不忍:“三娘,咱们车上还空着,能不能顺带捎几个人出城?”
李子恒听见,没有回头,一鞭子甩在车板上:“就你多嘴!”
宝珠瑟缩了一下,不敢再吭声。
西城门前挤了一堆人马车轿,乱哄哄的,吵成一团。有几个脾气冲的直接剥了衣裳,滚在地上厮打。周围的人视若无睹,没人愿意多管闲事。
李子恒急得抓耳挠腮:“城门堵起来了,怎么办?”
李绮节打开李乙刚刚交给她的包袱,摸出一只灰扑扑的荷包,递给李子恒:“找守夜的更夫,他们知道小门在哪里。”
李子恒把牛车系在路边一棵槐树下,正想去找人打听,有人看见他们几人有牛车使唤,知道他们有油水可榨,主动找上门来,“小相公想出城?一个人一两银子。”
宝珠倒吸一口凉气:一两银子,就是一千二百个大钱,几乎是李家一个月的柴薪米粮钱,这个人真是狮子大开口!
李子恒有些犹豫,李绮节悄声道:“别磨磨叽叽的,先出城再说。”
李子恒从荷包里倒出一锭碎银,抛到来人手心:“这是一两八钱的,等出了城,剩下的再给你。”
来人掂掂碎银的分量,啐了一口:“小相公倒是精明。你们放心,我姐夫在县衙里当差,跟着我走,保管你们能顺利出城!”
这人瞧着流里流气的,说的话倒是不假。七拐八拐,很快把李子恒几人带到一条僻静的岔道里,指着尽头一处窄门,得意洋洋道:“瞧瞧那道小门没有,直走出去,再往右拐,就是瑶江渡口。”
李子恒松了口气,掏出两串铜板:“你是杨家九郎吧?劳烦你了。”
杨九郎一把抢过铜板,也没数,低头往袖子里一塞,笑嘻嘻道:“什么九郎十郎?我不认得。你们可别乱说啊!”
说完,一溜烟儿跑远。
李子恒摇摇头,赶着牛车出了小门,再往右手边的小道走了片刻,穿过一段杂草丛生的泥巴路,果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号子声——那是渡口的船夫们在拉客。
李家大郎李子恒穿着一身褐色窄袖粗布衫,正蹲在院中的桂花树下劈柴火。见妹妹起床,笑着道:“三娘朝食想吃什么?灶上温着一锅羊肉鸭花汤饼,还有一笼灌浆馒头,阿爷晓得你爱吃那个,一大早特地叫宝珠去东大街唐拐子家买的。”
宝珠也在一旁附和道:“可不是,官人见三娘这几日胃口不好,还让我称了好几斤银丝细面,三娘要是不爱吃汤饼,下碗鸡丝面也不费什么功夫。”
李绮节还真不爱吃鸭花汤饼,尤其那底汤还是羊肉熬煮的。
她上辈子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,不大吃得惯膻味浓厚的羊肉骨头汤,这辈子走错了轮回道,莫名其妙来到大明朝,在潭州府瑶江县生活六七年了,依然还是吃不惯羊肉。
偏偏朝廷从应天府南京迁都至顺天府北京没几年,北方盛行牛羊肉,紫禁城的皇族贵戚和朝中众人,无不以食用羊肉为尊。
上行下效,潭州府人也贵羊肉,轻猪肉,各家举办红白喜事,都以羊肉为佳。
而后世家家户户都极为喜爱的猪肉,在瑶江县极为鄙贱,一斤猪肉不过十个钱,贵人富户都不屑食用。只有那等家境困窘的贫苦百姓,受不得餐餐茹素,清苦度日,方会偶尔买些猪肉,回家熬煮汤羹。
上个月因着有媒婆上门说亲,说和李乙续娶间壁卖熟水、香饮子的寡妇周桃姑做填房,李绮节大病了一场。
饮食不进,呕吐不止,在床上一连将养了十数天,才算痊愈。
李乙见幼女辗转病榻,心疼万分,特意费钞去羊肉铺子买了一只整羊,卸了羊骨,拆下羊肉,让伴当进宝天天熬煮一锅羊肉汤,好给李绮节补养身体。
李绮节两辈子都是随遇而安的散漫性子,纵然重活一世,也没生出什么改天换地、称霸一方的豪迈抱负,依旧心安理得做她的李家三娘子。
李乙要续娶一门继室,她固然心中不大情愿,但也不至于恃宠而骄,故意生病。
她的这场病来势汹汹,倒有些像是患了寒热症。
可能是上个月中元节,和阿爷李乙、大哥李子恒一同回乡为先祖烧包袱、祭饭汤,在乡下李大伯家吃了一大碗的生鱼脍,又喝了些井水湃过的桂花熟水,寒邪入体,引起肠胃发炎,这才一病不起的。
李乙却是笃定幼女不愿他再续娶,这才积郁心中,病倒在床。他自家也无甚中意的小妇人,当下便婉拒了满嘴甜言蜜语的媒婆,又告知一众邻里,说他惟愿抚养一双儿女长大成人,不会再娶。
李绮节糊里糊涂之间,搅黄了李乙的一门好亲事,心里觉得愧疚万分。
那周桃姑样貌出众,去岁才刚满三十,年纪也不算大,是西大街出了名的美貌寡妇。家中又一直在巷道旁经营一爿卖熟水、香饮子的小买卖,虽然她家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娘子要养活,但总归都是要出阁嫁人的。周桃姑精明能干,很会过日子,故去的前头男人还曾留下一笔钱钞。这些年来,也没见周桃姑舍得买吃买穿,可见她手里很是攒了几个钱。
瑶江县不少分不了家产的庶出儿郎、死了老婆的鳏夫,都眼巴巴瞅着周桃姑,等她再披红绸嫁人哩!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